为什么古人如此钟情于”水”的意象?
翻开任何一本古诗集,你会发现”水”几乎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其中一个。从李白的”飞流直下三千尺”到杜甫的”吴楚东南坼,乾坤日夜浮”,诗大众为何总爱用水来表达情感?或许由于水既能映照人心,又能承载情怀,是连接天地与人文的最佳媒介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走进13首最美的关于水的古诗,感受古人笔下的水之韵、诗之美。
名篇赏析:这些关于水的古诗你读过几首?
说到关于水的古诗,李白完全是不可错过的大家。他的《望庐山瀑布’里面”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”将瀑布的壮美写得惊心动魄;而《望天门山》里”碧水东流至此回”又展现了江河的磅礴气势。另一位唐代大诗人杜甫小编认为‘登岳阳楼’里面写下”吴楚东南坼,乾坤日夜浮”,把洞庭湖的浩瀚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笔下的水则别具韵味,《山居秋暝’里面”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”勾勒出空灵静谧的山居图景;《画》里”近听水无声”更是以无声胜有声,传递出中国画的意境美。宋代诗人陆游的《游山西村》”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”则道出了人生峰回路转的哲理。
水的多重象征:古诗中的情感密码
细读这些关于水的古诗,你会发现水在诗人笔下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。在柳宗元《江雪’里面,”独钓寒江雪”的孤寂画面,用水和雪衬托出诗人高洁不屈的品格;刘禹锡《浪淘沙》”九曲黄河万里沙”则借黄河的奔腾不息表达时光流转的感慨。
水可以是思念的载体——王安石《黄河》”吹沙走浪几千里”暗含离愁;也可以是希望的象征——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”黄河入海流”寄寓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。清代吴伟业《生查子·旅思》”一尺过江山,万点长淮树”又通过水与山的组合,抒发了羁旅漂泊的复杂心绪。
怎样从关于水的古诗中汲取生活聪明?
这些流传千年的关于水的古诗,对现代人仍有深刻的启示。当我们遭遇困境时,不妨想想陆游笔下”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”的豁达;面对浮躁社会,王维”清泉石上流”的宁静或许能让我们找回内心的平和。
水在古诗中教会我们:要有黄河奔流入海的执着,也要有清泉石上流的淡然;既能欣赏”飞流直下三千尺”的壮美,也能体会”近听水无声”的含蓄。这大概就是中华文化中”上善若水”的聪明吧。
小编归纳一下:让诗意浸润我们的生活
从李白的豪放到王维的空灵,关于水的古诗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感受传统文化之美的窗户。不妨在忙碌之余,读一首水的古诗,看看窗外的流水,或许你也能像古人一样,在水光潋滟中发现生活的诗意。这些流传千年的诗句,不正是我们心灵的清泉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