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武纪股价突破千元大关,成A股第二只”千元股”
寒武纪股价暴涨,跻身A股千元俱乐部
A股市场又迎来一只”千元股”!8月22日,人工智能芯片龙头寒武纪-U(688256.SH)股价尾盘涨停,报收1243.2元/股,市值突破5200亿元,成为继贵州茅台之后A股第二只千元股。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,不仅标志着寒武纪成为半导体行业市值第一的企业,更彰显了资本市场对国产AI芯片的高度认可。
寒武纪的股价表现堪称惊艳。从7月低点的520.67元到8月22日的1243.2元,短短一个多月涨幅高达137.4%。而回顾三年多来的表现,寒武纪股价已经累计上涨超过26倍!这样的涨幅在A股市场实属罕见,难怪投资者们纷纷侧目。
业绩逆转成为股价飙升关键
寒武纪成为A股第二只”千元股”的背后,是公司基本面的彻底改观。2025年第一季度,寒武纪实现营收11.11亿元,同比增长4230.22%,归母净利润达到3.55亿元,这是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实现单季盈利。如此惊人的增长从何而来?
一方面,国产替代政策全面落地,在美国限制高质量GPU出口的背景下,寒武纪成为国内企业和政府部门的”保底选择”。另一方面,AI算力需求呈现井喷态势,随着国内大模型竞赛日趋激烈,寒武纪芯片在天然语言处理、视频生成等场景批量出货,为公司业绩提供了强劲支撑。
技术突破对标国际巨头
作为国内稀缺的云端AI芯片龙头厂商,寒武纪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全栈自研能力。公司研发的思元590芯片采用7nm工艺、拥有512TOPS算力,在推理能效比上甚至超越了国际巨头英伟达的A100芯片,价格却低了30%。这样的性价比优势成功吸引了包括字节跳动在内的大厂订单。
思元590芯片已适配文心一言、通义千问等主流大模型,实测支持1700亿参数大模型高效运行。这种技术实力让寒武纪在国产AI芯片领域占据了重要位置,也为寒武纪成为A股第二只”千元股”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。
机构资金疯狂追捧
千元股的诞生从来不是偶然,而是市场资金与心情共同影响的结局。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,共有397只公募基金重仓持有寒武纪,持股总量达6300.38万股,占流通股比例15.09%。更需要关注的是,当季度有259家基金选择增持,远超过减持的119家。
从资金流向来看,7月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20亿元,北向资金增持比例从2.1%提升至4.3%,机构持仓数量增加了3倍。这种机构资金的疯狂涌入,无疑为寒武纪成为A股第二只”千元股”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。
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
虽然寒武纪股价突破千元大关令人振奋,但投资者也需要保持清醒。当前寒武纪市盈率高达3010倍,市销率66.8倍,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虽然一季度实现了盈利,但公司盈利仍高度依赖政府补贴和信用减值损失转回。
技术层面,半导体行业迭代周期仅18个月,寒武纪当前主力产品基于7nm工艺,而国际巨头英伟达已推出3nm工艺产品。怎样在技术追赶的同时保持盈利增长,将是寒武纪面临的重要挑战。
寒武纪成为A股第二只”千元股”,既是中国科技产业崛起的象征,也是资本市场对AI算力革命的押注。未来,随着”东数西算”战略的推进和国产算力占比目标的提升,寒武纪有望获得更大的进步空间。但对于投资者而言,在分享科技红利的同时,也需要警惕高估值和技术迭代带来的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