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工程四新技术是指什么 工程领域中四新技术概念解析及其核心应用范畴探析 工程施工中

在建筑工程领域,“四新技术”是指行业内重点推广的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材料、新设备四大创新要素的统称。根据多个政策文件和技术规范,其定义与应用要点如下:

一、定义与构成

1. 新技术

指通过科研创新或跨领域技术融合形成的工程应用技术,例如:

  • BIM技术(三维管线排布、碰撞检测)
  • 透水混凝土施工技术(兼顾结构性能与环保)
  • 混凝土输送管气泵反洗技术(提升管路清洗效率75%)
  • 2. 新工艺

    强调施工技巧的革新,如:

  • 装配式施工(钢结构免焊接、预制构件工厂化加工)
  • 屋面泛水处理工艺(不锈钢压条与硅酮胶嵌缝组合)
  •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(减少人工振捣需求)
  • 3. 新材料

    包括环保型、高性能建材,例如:

  • 铝合金模板(周转次数达30次以上)
  • 覆塑模板(耐腐蚀寿命≥5年)
  • 工业废渣再生混凝土(实现废弃混凝土100%回收)
  • 4. 新设备

    智能化、节能化的工程装备,如:

  • 塔吊镝灯时钟控制体系(夜间照明自动启闭)
  • 自动加压供水设备(管网漏损率≤8%)
  • 场发射透射电镜(原子级制造检测装备)
  • 二、核心应用规则

    1. “四节一环保”要求

    需满足节能、节材、节水、节地与环境保护的核心指标。

    2. 生活周期成本最低规则

    材料耐久性、施工效率与经济性(如屋面工艺优化)。

    3. 安全与标准化管理

  • 需通过专家论证(专家组≥7人,含多领域专家);
  • 企业需制定配套标准并通过第三方评审;
  • 试点应用成功后方可推广(尤其在保障性住房中)。
  • 三、典型应用场景

    1. 绿色施工

  • 雨水收集利用(节水成本降低0.3元/吨);
  • 建筑垃圾资源化(利用率从35%提升至85%)。
  • 2. 智能建造

  •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(间距控制±150mm内);
  • 工业互联网平台(实现监测分析、质量管理标准化)。
  • 3. 安全风险防控

  • 动态风险监控(三级教育+安全技术交度,高空坠落事故下降42%);
  •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资质核查(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100%)。
  • 四、政策与管理机制

    1. 专家论证制度

    涉及装配式建筑等新技术时,需组织独立第三方论证(专家≥5人,含结构设计、施工等领域)。

    2. 全经过管控

  • 进场验收(核查产品合格证、型式检验报告);
  • 隐蔽工程视频追溯(保存至主体结构验收)。
  • 3. 标准提升

    2025年规划新增智能制造民族标准超100项,强化人工智能、数字孪生等领域的标准化布局。

    “四新技术”是推动建筑工程提质增效与可持续进步的核心抓手,其应用需兼顾技术创新与风险管理,并通过政策引导形成标准化、规模化的产业生态。具体案例及政策细则可参考相关技术手册或地方住建部门文件(如北京市京建发〔2021〕247号)。


   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