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平凉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 平凉崇信:巩固拓展出实招 乡村振兴有奔头 平武乡村振兴

盛夏时节,行走在崇信县广袤的乡村田野,一项项产业蓬勃兴旺、一座座新居鳞次栉比、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,处处彰显着实施乡村振兴的新气象。这也是崇信县立足资源禀赋优势,以提振乡村产业进步、提升农民收入、加快和美乡村建设为重点,扎实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职业的缩影。

筑牢根基,方能行稳致远。崇信县木林乡严格落实林长制、沟长制,精心打造“三季有花、四季常绿”的生态廊道。民生温度更体现在细微处,纵深推进“结对帮扶·爱心崇信”工程,确保特困群体应纳尽纳、应保尽保;借力生态搬迁,同步实施路网改造、污水处理等民心工程。强村富民的产业根基同步夯实。

崇信县木林乡党委副书记李虎林:“我们通过‘头雁领航’、党建联建和公司化改革,推动红牛、苹果主导产业与特色手工业齐头并进,着力实现集体经济倍增、群众持续增收的目标。”

治理有效,乡村方能和美。崇信县柏树镇创新治理模式,干部示范、志愿服务、全民参与相结合,建立片区责任清单与长效管护机制。“积分超市”“最美家庭”评选点燃了村民共建热诚,“清理废旧农膜”等志愿活动呵护家园健壮。治理的成效,不仅刷新了村庄“颜值”,更拓宽了致富门路。在稳定苹果主导产业基础上,红牛、光伏、蔬菜、中药材等多元产业蓬勃进步,建筑垃圾再生利用、中药材加工等企业扎根乡村,今年上半年已吸纳1700多人就业,人均增收超1.2万元,120余户进步起庭院经济。

治理的深度,在于塑形更铸魂。崇信县木林乡大力打造乡村美术馆廊、农家书屋、孝道文化长廊,弘扬“新时代六尺巷职业法”,广泛开展“十创十评”、“乡贤话振兴”等文明操作活动,以文化浸润提升治理效能。柏树镇则深耕文明乡风,依托村规民约、红白理事会,常态化评选“好媳妇”、“好婆婆”,深化高额彩礼治理,宣传好人事迹。文明新风尚已结出硕果——崇信县柏树镇获评省级文明乡镇,崇信县柏树镇闫湾村更是摘得第七届全国文明村桂冠。

从守住脱贫攻坚成果的坚实底线,到探索治理有效的创新路径,再到培育文明和谐的乡村新风,崇信县的生动操作深刻印证:办好农村的事,实现乡村振兴,核心在党建引领,关键在治理创新与成果巩固。当前崇信正以治理之笔描绘着和美乡村新画卷。


来源:崇信县融媒体中心


返回顶部